文学 Xiao xiang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学 > 作家

拜谒第一师范

作者:刘雄 发布时间:2025-09-10 06:27:43 原出处:魅力潇湘网 阅读:
魅力潇湘网

  9月9日,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

  我们履职能力提升班的学员们,怀着肃穆的敬意踏进了湖南第一师范。

  没有喧嚣的人声,只有风拂过香樟的簌簌声,像是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拜谒铺陈底色。

  这里是青年毛泽东求索真理的起点,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理想的温度。

  沿着走廊往里走,木质楼板踩上去发出轻微的“吱呀”声,像是在诉说往事。

  缓步走向第八班教室,木质门框上的纹路,是岁月走过的痕迹。

  轻轻推开门,靠窗的座位空着,阳光却依旧像百年前那样,斜斜地洒在桌面上。

  仿佛能看见那个身着长衫的青年,在这里伏案苦读,在书页间写下对国家、对民族的思考。

  黑板上方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大字,字字千钧,历经风雨仍熠熠生辉,那是刻在这方空间里的精神坐标。

  陈列室里,泛黄的《伦理学原理》静静躺着,密密麻麻的批注里,藏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;磨损的砚台与毛笔,见证着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。

  墙上的老照片里,一群青年围坐讨论,眼神里满是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的豪情与担当。

  站在这些实物前,无需过多言语,便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,直击人心。

  离开时,回头望了一眼校门上方的“第一师范”四个字。

  这场拜谒,不是简单的寻访旧址,而是与一段峥嵘岁月的对话,与一种崇高精神的相遇。

  那些燃烧在青春里的理想与信念,早已融入这所学校的血脉,成为永远的精神灯塔。

  回望那几座飞檐翘角的教学楼房,忽然懂得,这里的一砖一瓦之所以动人,不仅因为它是历史的载体,更因为那些在这里燃烧过的青春、激荡过的理想,从未真正远去。它们化作一种精神的火种,藏在每一缕穿过樟树叶的风里,落在每一个来访者的心上。

作者简介

  刘雄,湖南新化人。笔名拂晓、刘家湾。中国民主促进会、中国散文学会、中国诗词家协会、中国武术协会、中国教育电视协会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民进新化工委委员、新化县政协常委,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。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少年陈天华》《腊梅花》、散文集《风飘的岁月》《拂晓》《永不消逝的记忆》《且行且歌》、诗歌集《梅山雁语》、理论文集《过来人语》《资江夜语》《写作文不求人》等。

魅力潇湘网
责任编辑:刘菲菲
上一篇:重访岳麓书院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