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国春:扎根基层展风采 笔耕不辍谱华章
周国春是汝城县泉水镇的一名新闻通讯员。20余年来,他始终怀揣对乡村的深情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,以笔为犁,默默耕耘在宣传一线,用一篇篇接地气、冒热气、有生气的稿件,生动讲述泉水镇的发展故事,深情传递时代脉搏,让外界得以窥见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变迁与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。
脚下沾满泥土,笔下才有温度
“离现场足够近,笔下的文字才有生命;离群众足够近,心中的情感才会真挚。”这是周国春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。他自2002年8月被汝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聘任为《汝城人大》通讯员以来,他的身影经常在泉水镇的市、县、镇人大代表履职风采中,在田间地头,在产业项目现场采访;严寒酷暑,他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地路上记录丰收喜悦,在建设一线捕捉攻坚瞬间。他坚信,真正的新闻不是“写”出来的,而是“跑”出来的,最动人的故事永远蕴藏在最基层的实践中。
他的笔下,主角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:有带领乡亲们蹚出致富新路的“领头雁”村支书,有默默守护绿水青山数十载的创业开拓者,有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……,他独具慧眼,善于从平凡岗位的日常工作中发掘闪光点,用细腻真诚的笔触,勾勒出一个个有血有肉、立体丰满的形象,让正能量通过具体可感、生动鲜活的故事浸润人心,引发广泛共鸣。
锤炼过硬笔力,讲好泉水故事
周国春深知,基层通讯员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、时代风云的记录者、社会进步的推动者、公平正义的守望者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他从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传递,而是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,孜孜不倦地钻研新闻写作规律与技巧。他对每一篇稿件都精益求精,从选题策划、标题拟定到结构布局、语言锤炼,甚至标点符号,都反复推敲,力求精准、生动、有力,追求最佳传播效果。
他紧扣时代发展大势,紧紧围绕汝城县委 “1136”发展思路,聚焦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、文旅融合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,精心策划,深入采写,推出了一系列报道。他的作品屡屡被各级主流媒体刊发,有效提升了泉水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为凝聚发展共识、激发奋斗力量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。“我的使命,就是要当好桥梁纽带,把泉水最美的风景、最动人的故事、最强劲的发展声音传播出去。”这是他常说的话,也是他行动的写照。
坚守源于热爱,奉献诠释担当
新闻宣传工作时效性强,突发任务多,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。周国春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感,将这份辛苦视为理所当然的奉献。为了抓拍一个关键瞬间,他可以长时间耐心守候;为了核实一个具体数据,他不厌其烦多方求证;为了打磨一句精彩表述,他常常字斟句酌直至深夜。在他的时间表里,新闻的发生地就是他的办公室,报道的需要就是他的工作时间。
周国春用20余年的执着坚守与辛勤耕耘,深刻诠释了基层新闻通讯员的忠诚、担当与奉献。他就像一棵深深植根于汝城红土地的树木,不断从实践中汲取养分,努力向上生长,以其繁茂的枝叶向外展示着家乡的生机与活力。他累计撰写稿件500余篇,发表400余篇,是汝城泉水故事的深情记录者,是时代发展的忠实见证者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