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南京大屠杀逃出来的陈云龙学武杀敌
陈云龙的人生,就是一部中国近代苦难史,也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——
从南京大屠杀逃出来的陈云龙学武杀敌
1937年12月,日军进攻南京,发起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,陈云龙父母带着4个孩子仓皇出逃,当时,他只有6岁,逃亡路上,日军飞机狂轰滥炸,肆意杀戮,到达广西时,父母与弟弟相继罹难,姐姐和妹妹失踪,全家六人只剩下孤零零的陈云龙了,他一路乞讨,随难民流浪到了贵阳,有几次因饥饿昏死过去,是喝了路人从饭店潲水桶里舀的菜汤水才活下来的。
一提起这段辛酸的往事,九十四岁陈云龙眼睛一下子就红了:我是眼睁睁看着我的父母、我的兄弟姐妹、我的同胞一个个倒在敌人的轰炸中,这家仇国恨,我忘不了。
陈云龙老家在上海,因为父亲在南京开公交车,全家便来了南京,生活虽不算是大富大贵,日子还算过得温馨,但日本鬼子的侵略让他家破人亡。因为没有读过书,也不认识字,流落贵阳街头时,陈云龙发现只有擦皮鞋不需要文化,他跑到贵阳南门外跑马场援华美军驻地,在丢失的垃圾堆中翻出几块木板和旧刷子,还有几盒没用完的鞋油,钉了个小木箱,12岁的陈云龙走街串巷当起了擦鞋匠。
陈云龙没有文化,但机灵,那个年代穿皮鞋的人很少,能穿皮鞋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,普通人主要是手工布鞋和草鞋,当地擦鞋生意都被“擦鞋帮”垄断了。陈云龙决定去茶馆酒楼碰运气,发现“擦鞋帮”的人正围着几桌穿皮鞋的叫卖服务,一位穿长袍短褂的老者心生恻隐,朝擦鞋娃招招手,我出一道题,谁答对了就擦鞋。有一座小木桥,最大载重量150斤,有一男子体重120斤,怎么拿二个重20斤的铁球过桥?
“擦鞋帮”面面相觑,陈云龙突然想起曾经看过街头艺人的表演,对老者说可以将两球轮流抛向空中过桥。老者点点头:你过来擦鞋。
陈云龙抢了擦鞋帮的生意,擦鞋帮将他团团围住,在弄清楚他既没有拜码头,也不懂帮规后,便放开手脚围殴,抢走了他擦鞋的钱。陈云龙只有十二岁,面对对手,毫无还手之力。为了生存,必须有足够的实力自保。
当时的贵阳有好家武馆,每天早上有师傅教武,陈云龙吃饭的钱都没有,不能入馆正规学,就在场外偷学。有时情难自禁,不知不觉间在场外练习,被武馆发现后,就换一家武馆再去偷学。他成了武馆的编外学员,由于个子小,年龄不大,又确实是个可怜的穷光蛋,武馆对他的偷师学艺也不再采取驱赶行动了。
贵阳街上经常有摆地摊卖艺的民间武术人,他们的拳脚功夫算不上上乘,但江湖经验老道,往往都有一二手实战力强的怪招绝技,陈云龙就针对他们的强项学,早上偷学,白天擦鞋,晚上偷练。“擦鞋帮”的人惊讶地发现,在与陈云龙的交手中越来越有些“力不从心”,大约半年后,陈云龙完全占了上风,几次将前来挑衅的“擦鞋帮”撂倒,凭借自己的实力站稳了脚跟。“擦鞋帮”一位老大好奇地问他:你学武术是为了对付我们?
陈云龙说:我学武是为了报仇,鬼子杀了我的家人,我要杀鬼子。
报仇雪恨的机会很快就来了,有天在茶馆为国民革命军第13军留守处军需官擦鞋时,军需官随意问他为什么不去读书?陈云龙回答没钱读书。
军需官追问:你父母不管你?
陈云龙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:家里人都被日本鬼子害死了。
军需官骂了一句狗日的日本鬼子,了解到陈云龙会武术,问忚想不想当兵,想不想杀鬼子?
陈云龙说只要能杀鬼子报仇,干什么都行。
不到14岁的小云龙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,领到了一支“九九”式马枪,当时日军打到独山了,部队参加了独山会战,14岁的陈云龙成了一名二等传令兵,由于日军火力猛,往连队传送命令需要穿越日军火力覆盖地段,常有敌人的冷枪冷炮封锁,陈云龙时而伏地匍匐前行,时而快速跳跃躲避炮火,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
但他想与日本鬼子真刀真枪拼杀一次的念想却没有办法实现了,日本鬼子投降了,部队调往海南岛,接受驻三亚日军司令部及所辖部队投降。
在战俘营的日军认为他们是被美国的原子弹逼降,中国军人不是他们的对手,叫嚣着要用武士道与中国军人比试一次。
当时连队有“12金刚”,日军俘虏在挑选对手时,将其中年纪最小,身材最瘦的陈云龙选为了对手,殊不知陈云龙是十二金刚里数一数二的厉害高手,陈云龙找出了对方的破绽,敌人的动作里有许多的摔跤技巧,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抓腰、扭身、过肩动作,陈云龙动作灵活多变,借势借力,当对方突然双手抓腰,欲将陈云龙摔倒,陈云龙不按常理出牌,将本应隔挡的被动防御,闪电般转变成主动进攻,在对方错愕的瞬间,直接一招泰山压顶,将对方撂倒在地。
另外一名日俘发现陈云龙是武术高手,自觉没有胜算后,直接表示甘拜下风。陈云龙本来还想和日俘打上几架,但对方认输了,也不得不放弃“复仇”的念头了。
陈云龙后来加入了解放军,先后参加了贵州、四川、湖南等地的剿匪。1950年在遵义附近围剿“反共救国军”武装匪特时,时任六班班长的陈云龙和一排刘排长、九班张班长组成战斗小组,凌晨二时,三人趁黑摸入匪特头目睡觉的木楼,刘排长是北方人,身材高大,一脚将门踹开后,敌人惊醒,操起枕边手枪就要射击,陈云龙冒着危险嗖地扑了上去,一把握住枪管,手腕一转,枪口就转向了,另一只手迅速按住敌人手腕使其无法扣动扳机,以免枪响惊动其他敌人,张班长和刘排长动作麻利地将匪特头目捆住,潜伏在遵义城内准备暴动的300多名武装土匪和特务一网打尽,十九岁的陈云龙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排长。
在贵州沿河县剿匪期间,原起义待编的国民党328师一个连突然反水偷袭,造成我地方政府重大人员伤亡后朝梵净山方向逃窜,占据了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的锯子山,当地有这么一首顺口溜:锯子山,山上山,方圆上下三百三,满山豺狼与虎豹,遍地荆棘无人烟。
陈云龙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追击,在悬崖峭壁上攀爬吊滑,敌人用火力封锁不足一米宽的道路,第一梯队进攻受挫,陈云龙率领第二梯队交替掩护迂回攻击,他和一位越南籍战友冲在最前面,冲至敌方阵地附近时,一颗手榴弹飞了过来,由于地方窄小,战友无法躲闪,说时迟那时快,陈云龙飞却一脚,将嗤嗤冒烟的手榴弹踢了回去,手榴弹在敌方阵地上空爆炸,趁敌人慌乱之机,陈云龙带领战友迅速冲入敌方阵地,毙伤俘虏敌人四十余名。
陈云龙在剿匪的同时,主动向有文化的老兵学习,当部队改编为志愿军137团炮兵营,准备开赴抗美援朝前线时,这位未上过一天课堂的“文盲”战士,竟然被团里选拔成为了新兵训练的教官。在参加金城反击战中,陈云龙英勇战斗,被敌人重磅炮弹炸伤,昏死过去,被紧急转送到志愿军二兵站医院治疗,诊断为腰椎骨移位,盆骨有裂缝,后转回国内继续治疗。
在湘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人员的陪同下,我们来到虞唐镇禾花冲采访了94岁高龄的陈云龙,在交流中他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,在赴朝作战途中,部队曾在鸭绿江畔短暂休整,当地驻有苏联军事人员,都是个头高大的高加索人,他们喜欢恶作剧,每次与中国军人见面,都主动握手时,突然加大力度,营教导员是四川人,个子矮小,被苏联军人捉弄了几次。
陈云龙见苏联军人又要故技重演,便抢先握手,趁对方还未发力,先发制人,用劲一握,个头高大的苏联军人也“啊哟”的痛得叫喊。第二天见面,苏联军人直接走向陈云龙,陈云龙主动配合,无论他怎么用力,陈云龙都是表情正常。见火候差不多了,陈云龙不动声色开始反击,苏联军人立马感觉到了,赶紧松手,竖起了大拇指,从那以后,苏联军人的恶作剧握手不再上演了。
陈云龙曾两次去上海和南京寻找伯父舅父等亲人,因为当时年龄太小,加之档案文献资料在日军轰炸中烧毁,每次都是无功而返。他说每次想到父母和兄弟姐妹,都会流泪,现在国家强大,没有人敢欺负咱们中国了,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,要把国家建设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