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峰:“以心为弦”奏新章 转岗提质启新局
8 月 13 日至 18 日,双峰县教育局联合湖南科技大学,为 50 名县域各校非专业背景音乐教师举办了封闭式研修班。
本次研修班分阶段开展教学:8 月 13 日至 15 日进行全员通识课程,为教师奠定教育理念与通用能力基础;8 月 16 日至 18 日聚焦音乐专业课程,通过 “专题讲座 + 案例剖析 + 分组实操” 的模式助力教师突破转型瓶颈。经过 6 天的培训,教师们顺利结业,为当地美育教育注入了新的动能。
2025 年双峰县中小学转岗教师能力提升集中封闭式研修班开班典礼。
通识大课:纲领引领,筑牢教育根基
前 3 天的通识课程以 “立根铸魂、赋能通用” 为核心,由高校教育专家牵头授课,从教育精神、心理规律、技术融合、教材运用等多个维度,为转岗教师提供了纲领性指导。
李炳煌教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,结合转岗教师的成长规律,明确老师们应以“师德为基、教研为翼” 为发展方向。尹霞云教授从心理学原理出发,帮助教师学会在课堂上从容面对各类问题。杨敏博士从音乐教育哲学层面,阐述了如何将教研方法融入日常教学,启发教师从 “单纯教学” 转向 “教研并重”。凌云志博士聚焦 AI 技术分析,引导教师思考 “技术 + 教育” 的融合路径。李学博士教授以 “教材重组、本土拓展” 的方法,引导教师从 “教材执行者” 转变为 “课程设计者”。
凌云志博士《AI赋能中小学课堂教学》授课现场。
学员毛欣钰在笔记中写道:“各位教授的精彩课堂,不仅让我吸收了先进的教学理念,对职业规划有思考,更让我懂得教育的真谛,真是受益匪浅!”
专业课程:深耕细作,彰显学科特色
后 3 天的专业课程由音乐领域专家与一线名师联袂授课,课程紧扣音乐教学核心,既有专业深度,又具实践温度,每位老师的课程各有侧重,特色鲜明。
郑爱华副教授聚焦 “基础夯实”。从乐理、声乐、美育三个维度拆解核心能力,纠正了学员常见的发声误区,更强调 “音乐教师是美的实践者、传播者”。课堂氛围愉悦轻松,学员们在老师的带动下,音乐的熏陶中,身心都得到滋养,学员左书琴在反思中写道:“以前总怕自己‘不专业’,郑老师的课堂让我找回了自信与自我!”
郑爱华副教授《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》授课现场。
正高级教师王艳则侧重“本土融合”。她以音乐感知力为切入点,设计“听旋律绘画面”“用肢体表节奏”等活动,加入农村孩子熟悉的“雨声、蝉鸣”进行节奏训练,为偏远薄弱地区的教学注入活力。
正高级教师王艳老师《中小学音乐感知力教学案例》授课现场。
湘潭和平小学的曾嘉教师主打“一线经验”。她分享“空瓶敲节奏”“课桌当鼓面”等接地气的实操技巧,演示如何用简单道具激活课堂,让学员直观学习“生动课堂”的打造方法,直接又实用。
曾嘉教师《基于音乐课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》授课现场。
洪枫高级教师凸显“课标落地”优势。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,她逐条解读音乐课标中“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、文化理解”三大核心素养,指导学员将抽象课标转化为具体教学目标。
王育霖博士教授以“实操落地”为亮点。现场组织学员分组排练,通过“听辨声部缺陷”“调整站位优化音效”等实操,传授“齐唱变合唱”的简易方法。
双峰县音乐转岗教师班合影。
从教育家精神的引领到AI技术的应用,从教材策略的突破到合唱技巧的精进,此次研修不仅填补了学员的专业短板,更点燃了他们的教育创造力。学员们表示:“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,音乐教育是这场遇见中最动人的旋律,将带着培训的所学所感,回到校园讲台,让音乐课堂的每一个音符,化为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。”